首页

风情女王

时间:2025-05-25 07:26:04 作者:个人信息防泄露!我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浏览量:14251

  中新网福建长泰3月15日电 (林子越 林阿芬 林雪鑫)春回大地,农事渐起。走进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林墩办事处石横村的一处家庭农场,新农人张基模正在田间与农户一同为耕种做准备工作,松土、覆膜、播种,静待新苗破土而出。

林墩游客服务中心航拍图(石横村)。长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谁能想到,这片富含有机质的“黑土地”在一年多以前还是一块杂草丛生的撂荒地。“有时候在田里耕种的时候,还能捡到一些零碎的石料嘞。”行走在新田上,偶然间还能瞥见石板材产业给这片土地留下的斑驳痕迹,肥沃土层之下掩埋着的是一座座废弃的石材加工厂旧址。

  去年8月,张基模承包了这片36亩的撂荒地进行复垦,用于耕种烧烤茄、玉米、四季豆等农作物。

  “之前听说北方的冬天不适合耕种,但北方人又对蔬果有很高的需求,所以我就想着种一些反季节蔬果运到北方售卖,想不到还产生不错的效益。”张基模说,这些田地经过政府的改良和调理后,和普通的农田并无二样,更是因为这几年林墩的生态环境日渐向好,种植出来的蔬果品质也越来越高。

复垦后的石横村草莓园。长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事实上,张基模在成为新农人之前,也曾在这里经营了数十年的石板材生意。对于林墩这些年的绿色转型之路,他也是见证者之一。

  “我来这的‘第一桶金’就是做石材生意赚到的。”他笑着回忆起20多年前第一次来到石横村的时候,彼时的山村土地上“填”满了大大小小上千家石板材加工厂。

  “石材厂无节制的扩张,不断挤兑着村民用于农耕和居住的空间,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。”张基模回忆着当时的各种场景说,从清晨到深夜,各种切割石块、货车轰鸣的噪声不断,漫天都是白色粉尘,随意倾倒的废石渣让原本清澈的溪流变得像“牛奶”一样浑浊。

  这种高度依赖资源的“粗放”发展之路终将难以为继,2019年的一纸禁令使得林墩的1098家石板材厂全部关停整治。“石材厂关停之后要做什么,我也思考了很久,最终决定把早年间在农业方面积累的经验,重新捡起来‘复习’一下。”张基模说。

  而在林墩,像这样的“撂荒地”变“致富田”的例子还有很多。自石材整治、产业转型以来,林墩办事处引导各村集中流转土地,因地制宜进行复垦复耕,引进优新品种,唤醒“沉睡”的土地资源。

  2022年以来,林墩办事处各村通过村企合作等模式,带动撂荒地整治面积近300亩,先后引种金观音、甜查理草莓、无核沃柑等14个优新品种,发展壮大千亩芦柑园、沉香园等示范项目,种植面积达1400多亩。

  林墩办事处党委副书记郑兆琦说,转型后的林墩在农业发展方面有着后发的强劲优势,同时,产业转型也显著改善了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情况。

  林墩,这个曾经靠山吃山的“石头村”,通过不断寻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最大公约数,有力推动了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,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描绘乡村振兴好“丰”景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10月1日铁路客流量创单日历史新高

走进12号馆,来自全球医疗器械企业的多款“高精尖”创新产品汇聚于此,医学影像、放射治疗、远程诊疗、手术机器人等产品展位,人潮涌动。在众多全球前沿医疗器械成果中,既有占地数平的医学影像“大家伙”,也有“小而美”的呼吸机。其中,打出“全球首创”“国产首款”“行业唯一”等标签的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产品,更是不在少数。

天天学习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总书记提到这支“银发”队伍

“跟着《黑神话:悟空》打卡家门口的时思寺。”浙江丽水人王珏受访时表示,此前她并不了解时思寺,“悟空一棒”挥出,让其成功走红网络,也走进了她的视线。

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。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,拉开农村改革的大幕;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点燃科技创新的引擎;允许雇工,唤醒无数“个体户”的创业梦想……从40多年的改革历程来看,改革能破除制约生产力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,让一切劳动、知识、技术、管理、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,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。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、创造新价值、适应新产业、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,尤其需要与之匹配的科学机制、与之相适的发展环境。只有全面深化改革,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,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,才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。

美国一票否决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草案 中方表示失望

据悉,拆除重建后的彭一小区除了新建17幢高层电梯住宅,还配套建设地下两层停车库,停车位近1700个;一幢6层172个床位的社区养老院,将成为上海最大的拆除重建高层小区。小区配套新建2万多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体,集多种功能于一体;新建的人行天桥直达地铁站。房屋改造为独用后,民众可享受房改政策:将租赁公房转变为售后产权房。

杨辛教授为大陆高校师生团赴台题字“两岸一家亲”

西宁3月18日电 (记者 孙睿)记者18日获悉,青海高原冷水鱼正式获准向蒙古国大批量出口,这标志着青海高原冷水鱼首次出口该国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